延安颂——建党一百周年有感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这首陕北民歌是我一生中听到的最优美动听的歌曲,也是我童年时期最美好的红色记忆。延安,打从懂事起,我就一度崇拜它的伟大、它的圣洁,我曾经无数次想象着巍巍宝塔山下八路军激烈的战斗场面, 多年前就有一个心愿,去到延安一睹这座城市的迷人风采。
今年6月,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从家乡常德踏上了向往已久的红色采风之旅。车子驶离市区爬上了西铜高速,窗外一道道陕北风景都是那么新奇。我们飞驰在中外文明的八百里秦川平原,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朝的文明兴起奠定基础,但外戚的战马也无数次在此驰骋。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现在到处厂房林立,果园连片,一排排的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布满沟渠。
中午12点终于到达了延安市区,车停在宝塔山下,在不远处的蓝天白云下,树木繁茂的山巅之上,我终于亲眼目睹了神往已久的宝塔山。在场的每个人都怀着敬仰之心,想象着这座塔曾经沧桑的伟大。我们又继续沿着已经枯竭的延河边前行,怀着急切激动的心情前往八路军指挥中心——王家坪。这里虽只是一处不起眼的小山丘,却因王家坪不平凡的经历,从而保存着相当完整的旧址原貌。到达了目的地后,大门上一块牌匾“八路军总指挥部旧址王家坪”赫然入目,我们一行人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肃然起敬。王家坪中央大礼堂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会议室摆放着一排排木条椅,主席台前悬挂着两块横幅,分别是“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后方则挂着伟大领袖毛泽东、朱德的画像。面对如此简陋的场景,可以想象当初的条件是何等的艰苦与残酷。
我们跟随着导游参观了总政治部会议室、毛泽东旧居等地,卧室里的白色家纺布棉被与床单整齐叠放,仿佛在等候着主席的再次就寝,门口刻着线条的石棋盘仿佛再现了主席和士兵们边下棋边拉家常的场景。著名的《论持久战》《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如此简陋的窑洞里诞生,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上小学时课本里的一篇文章《延安窑洞里的灯光》,文中详细地描述了毛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忘我的境界,这篇课文也曾感动过无数莘莘学子。
后面还有几排并列的窑洞,依次是周恩来、任弼时等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谁会想到如此简陋的环境下,这些先辈们在此运筹帷幄、叱咤风云,自力更生赶走了外寇,摧毁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想想西安事变中的蒋介石,住着风景如画的华清池边的别墅,统领着武器装备精良的部队,被我们身穿粗布衣、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所打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千古奇迹。
此情此景令在场的我们流连忘返,都想细细感受延安过去的每一寸土地和那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坎坷的山地、弯曲的荆棘小路,被敌机轰炸的窑洞、纺车的嘎嘎声,还有南泥湾的收稻谷声……中国革命之所以从逆境中走向胜利,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百姓谋幸福的坚定信念。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几代领导人引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精神动力。延安的高洁令人敬仰,延安的神韵享誉天下。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